我們用一種高高在上的態度買一種救贖
我們渴望透過小額的愛心,給良心一種救贖,
我們追隨著網路追散的愛心,跟眾的想博一點讚賞。
所以我們無法承認接受,受我們濟助認定的不同階貧民,過得比我們好,吃的比我們好,穿得比我們好。
我始終認為好的廣告,是來自於情感的共鳴。
當然裝窮博同情也是種情感訴求的老套,
三個年幼姐弟,一個老嬤嬤,一段被棄單悲情。
打動人心的基本齊備了,再加上些想博臉書分享數的鄉民,見獵心喜有一分追成10的記者,這戲怎可能不打動消費者的心。
當他們受我們濟助,吃的白胖胖後,我們又後悔的追問,
是誰准你們吃飽喝足的。
於是鄉民又出動鞭屍了。
但我敢說:鞭屍的應該大多沒買過沒捐錢。
可是瑞凡你有沒有想過~~~~
林鳳營廣告的辛勤酪農,電視上哀求的味全員工,看著倒奶眼眶紅的人們。
其實他們也在打動你的情感,消費你的同情,跟煎熬你的愛。
他們可能也拿哀鳳,他們更可能有新摩托車,比例蠻高的還開賓士,然後穿的可能也是名牌。
如果這是真要追究,我會說:這家人很會演戲,很聰明。
而你依然很濫~~~~~~情